[知产晨讯]1月26日:外交部: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商业秘密保护的客户名单认定
(1).外交部: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25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2020年中国授权发明专利53万件,同比增长17.1%。中方能否介绍上述数字有何重要意义?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的详细情况,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消息,建议提问记者可以查阅。赵立坚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仍实现较快增长。这是中国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印证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效,表明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赵立坚表示,中国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前,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正在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中方愿同各国一道,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为全球知识产权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全文)
1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
(3).因无商标所有权,潍坊、德州两家企业被取消“山东老字号”称号
根据《山东老字号认定及保护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山东省商务厅于2019年开展了前三批“山东老字号”动态管理考核工作,并于2019年底公布了考核结果,其中10家企业因商标权属不清晰、列入失信名单等原因,给予黄牌警告;3家企业因无商标所有权,暂停“山东老字号”称号。同时要求,对考核中受到黄牌警告和暂停“山东老字号”称号处理的企业限期一年进行整改,对到期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将取消“山东老字号”称号。经过一年的整改,各市商务局提交了审核意见,经省商务厅核实确认。现将整改结果公布如下:山东省商务厅认定的前三批“山东老字号”要求限期整改企业共有13家,其中,7家企业整改合格(3家企业的单位名称发生变更);4家企业因商标权属不清晰、列入失信名单等原因,继续整改;2家企业因无商标所有权,取消“山东老字号”称号。
(4).小红书启动品牌保护“熊猫计划” 严打涉假冒引流营销号
1月25日,小红书公布了2020品牌知识产权治理情况,过去一年,通过“机器拦截+人工审核+举报响应”三重机制,平台向权利人提供假冒类线索超过3万条。同时,小红书还宣布2021年启动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熊猫计划”。据介绍,该计划将协助品牌严打假冒类笔记,尤其针对知假引流的营销号进行断流封号,并每月公布治理成果。作为平台治理的长效项目,“熊猫计划”旨在进一步维护用户体验,坚守 “真诚分享”的社区精神。据悉,2020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工信部等14家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发布2020“网剑行动”的整治通知,重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内容。为保护用户权益,为成长期的新品牌提供健康线上土壤,小红书组成专门团队,采用“机器拦截+人工审核+举报响应”三审模式,借助OCR模型、文本模型等技术识别手段,对内容深度分析,对问题笔记和账号进行持续治理,对虚假分享诱导引流的营销号一经发现立即封禁。
此外,平台还将不定期向权利人移交用户举报和侵权售假线索,做进一步打击处理。小红书“熊猫计划”负责人透露,2021年将与更多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权利人展开合作,提高联合打击的效率。“假冒行为一方面严重危害新品牌成长,另一方面诱导用户脱离平台,可能带来财产损失,这类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社区氛围,必须有包括互联网平台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参与打击。”上述小红书“熊猫计划”负责人表示,作为内容分享平台,小红书取名“熊猫计划”也是希望配合监管,协同行业,像保护国宝一样去保护用户与品牌权益。小红书方面表示,“真诚分享”是最重要的社区精神,平台对影响用户体验有诱导买假的行为始终零容忍,坚决一打到底。
近几年来,国内直播行业发展迅速,竞争异常激烈,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也越来越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提起虎牙直播,许多人也应该都不陌生。据此前IPRdaily报道,杭州虎牙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虎牙”)与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虎牙”)曾在有关“虎牙”的商标上展开激烈较量。针对该案,2021年1月15日,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举行诉前禁令的听证和证据交换的开庭审理。据悉,本案将于2021年1月29日在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该案最终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而“虎牙”商标维权路至今,其实已实属艰辛。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为顶级的直播平台之一,虎牙极为重视商标保护。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起,虎牙公司就申请注册了一系列的“虎牙直播”“虎牙”等商标。截至目前,虎牙公司名下共有596件商标,包括“YSL”“虎牙直播”“虎牙”“虎牙信息”“虎吖家族 HUYA FAMILY”“虎牙一起看”“虎牙天命”“虎牙功夫嘉年华”等商标,包含多个类别,且大部分已注册成功。而杭州虎牙从2011年便核准注册了第8182425号“虎牙”商标,虽然几经撤销及三级司法行政诉讼等波折,但也还是把其商标权利维护了下来,属于商标权力稳定的状态。商业竞争不会同情弱者,法律规则中也不分贵贱;杭州虎牙与广州虎牙之间的这场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到底是杭州虎牙“恶意攀附”还是广州虎牙“强取豪夺”?目前仍无法得出判断。该案的正式审理将于2021年1月29日于滨江法院公开举行,最终结果如何,IPRdaily将持续关注。
有关客户名单的纠纷是商业秘密案件中最典型的案例,通常都是因为业务人员跳槽到竞品公司引发,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并非所有的客户名单都能受到商业秘密保护并据此主张构成侵权行为。根据相关司法实践,受商业秘密保护的客户名单,除由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的习惯、意向、内容等信息所构成外,还应当属于区别于相关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户信息,并非是指对所有客户名单的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在近年来的案例中提出,人民法院在审理商业秘密案件中,既要依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有效制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为企业的创新和投资创造安全和可信赖的法律环境,又要妥善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劳动者自由择业、竞业限制和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维护劳动者正当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依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自主择业。职工在工作中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除属于单位的商业秘密的情形外,构成其人格的组成部分,是其生存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基础,职工离职后有自主利用的自由。
由“脉脉”引发的争议和讨论依然在持续发酵。2021年1月3日,在脉脉的“职言”匿名区,最早曝出拼多多员工去世事件,引发外界对互联网公司过度加班现象的关注及讨论。随后,一位拼多多员工拍摄相关救护车照片被解职一事,又引发脉脉匿名区用户信息安全讨论。1月10日,脉脉在其新浪官微上对拼多多相关事件回应称:“我们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不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职言区发帖用户信息,且对于个人信息进行极为严密和完备的安全保障。”几乎在同一时期,另一起事件在渐渐形成声量。1月6日,B站诉脉脉不正当竞争案一审民事判决结果出炉,B站胜诉,法院判脉脉向B站赔偿共计30万元。据了解,一位名为“哔哩哔哩员工”的账号在脉脉上发布“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等评论,B站认为这损害了其主体公司宽娱公司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构成不正当竞争而提起诉讼。据判决书信息,脉脉“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发布评论者用户信息”。无论是对是否泄露拼多多员工信息的回应,还是与B站的案件纠纷,脉脉对于不外泄用户信息,呈现出了“坚决”态度。但对于用户隐私,脉脉面临的不是一个“绝对保护”的问题。
西星火有机硅厂是国内有机硅生产龙头企业,其研发的“10万吨有机硅单体工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建成投产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每年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并为国家创造巨额税收。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知名企业,曾经遭遇过有机硅商业秘密被出卖侵害,给该厂造成了严重损失,并为此提起诉讼维权。后在调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原副厂长郭某经济问题中,发现其曾将10万吨有机硅工程技术、图纸等信息资料出卖给某化学公司,该化学公司取得技术秘密后,找到某设计公司帮其设计有机硅工程技术,而这家设计公司恰恰参与过江西星火有机硅厂10万吨有机硅单体工程技术设计,并与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签订过保密协议,该化学公司还以高薪诱惑,挖走了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技术骨干。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为此向公安部门报案,最终郭某被判处刑罚。在技术秘密泄露的基本情况浮出后,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身权利。
九江中院受理江西星火有机硅厂诉郭守涛、某化学公司、某设计公司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决依法惩处侵害知识产权的恶意行为。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犯、销毁已获取的原告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的技术秘密,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一审判决后,被告提起上诉,后江西高院除了判决被告承担责任外还额外适用了3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总计赔偿金额达1850万元。
通过司法审判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对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提升司法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既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九江中院严格落实中央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以保护知识产权创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知产案件,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优化了我市经济投资营商环境。通过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让保护创新、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知产晨讯每周一至周五早晨发布至北京知识产权律师网,欢迎订阅!
业务咨询:400-816-5228